在勐捧镇田园综合体里感受美好春天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03-22 17:29:1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既能大规模生产粮食,又能尽情观赏田园风光,谁说“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呢?近日,站在勐腊县勐捧镇田园综合体的勐哈、勐润村村委会万亩良田,一边是已经平整完毕、整齐划一的水稻田田埂,另一边是工人正在平整土地、准备布置的“田坝方阵”。不久之后,游客漫步此间的田间路道,就可以感受不同的农耕田园文化风光。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百花畅放。自2019年以来,勐捧镇全力推动占补平衡工作,为勐腊县区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优质耕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耕好“责任田”,确保占补平衡工作落到实处,高质量的推动占补平衡工作,截止目前,勐捧镇耕地占补平衡已登记1.15万亩,其中勐润片区平整耕地4407.62亩,涉及农户766户,兑补资金4324.31万元;勐捧片区登记造册7051.5亩,兑补资金4126.88万元,项目有序推进中。去冬今春勐捧镇冬季作物面积达:54878.85亩,冬玉米种植面积17049亩,辣椒种植面积2966.3亩;其他蔬菜种植面积539.9亩;西瓜种植面积1725亩;无筋豆种植面积8250.15亩;石斛种植面积50亩;茄子种植面积453.3亩;番茄种植面积80亩;南瓜种植面积2104.3亩;牧草种植面积678亩;火龙果种植面积2169亩;百香果种植面积89亩;缸豆种植面积2225亩;四季豆种植面积223.1亩;香蕉种植面积16326.8亩;甘蔗种植面积91.8亩。完成稻谷种植面积6684.71亩;粮食作物间套种完成5000亩 。玉米完成种植面积35216.9亩,水稻规范化栽培完成3295.01亩。勐捧镇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在农业产业化、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当地依靠田园综合体建设并结合本地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游正逐步走俏,同时,招商引资的农业生态化标准种植稻米项目进展顺利,今年将种出高质量的本地生态大米。

  

  以“互联网+电商”思维种田

  勐捧镇勐润村的种粮大户(勐腊旭东生猪养殖合作社)马旭东站在承租田头,巡视着刚刚平整完的田坝。与往年不同的是,近年来他在勐润村的租耕地中,耕作的模式比较特殊——“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全程生态标准种植。”马旭东介绍。作为参与当地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农户之一,按照这个模式种植的生态水稻,亩产收益预期将比传统模式收益翻倍,马旭东对此充满期待。

  勐捧镇金农现代农业示范园,其运营的生态化标准种植稻米,以及相关的农场、工厂项目,在整个勐哈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中占据了一大块,这些项目的关键词是“农业+旅游产业”“电商+农产品”。

  “以互联网思维来种田”,金农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建设的勐捧镇勐哈村生态农业项目中透露出的强烈信号。“我们通过生态标准化种植的是有机大米,而销售渠道是通过线上成为会员,定期配送生态稻米产品的方式,可以理解为订单生产。”该项目种植负责人小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杰说。年近50岁的马旭东会定期前往小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小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80后”任杰指导生态化种植的技能:不使用化肥,替代品是使用鸡、牛粪制造的有机肥;不使用农药,替代品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杀虫剂印楝素;不使用除草剂,定期组织人工配合智能化机器除草……对马旭东说,这些都是他从没接触过的新奇方式,“我另外承包流转了村里200多亩耕地,按我自己的老法子种植,正好对比学习。”他说道。

  

  任杰表示,他们会对马旭东承包田块出产的大米制定一系列产量和品质标准,达到及格线的一季胚芽米,亩均收益可达到2000元,超出及格线会有额外奖励,低于及格线会有处罚,使种植户与公司形成合作互利的关系。

  “收获的稻米我们会进行烘干,保存在恒温仓库,根据配送需求定期定量生产成品。”任杰说,下步计划在农田安装智能物联网传感器和田间监控设备,自动把各类农田信息如温度、湿度等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根据大数据分析,向农户提供田间管理方案,解决传统农业种植“苦、穷、脏”等问题。

      

  打造教研基地网红地标

  “这么美的苦莲子(樱桃)花,又香又好看,快来赏花拍照吧!”阳春三月,勐捧镇勐润村小组苦莲子花海照片,在勐腊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频频亮相。“距离上次看稻田才三个月,我又一次来到勐润村,为的是和苦莲子(樱桃)花来个美丽的邂逅。想不到勐润村犹如书本,常读常新。”一位勐腊市民这样评价道。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当地接待的研学者达到1000多人,观光游客达到近5万人次。

  

  自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以来,勐捧镇对规划区进行特色凝练、景观再造、主题重构,由此进行农业产业转型、跨越、升级。当地投入资金,围绕勐捧镇万亩良田,提升改造路、河、水、电、村庄环境等,建设勐哈、景坎、勐润、温泉、曼种、曼回庄、曼贺南、勐捧等8个村委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这一系列改造提升,催生了勐腊县区各地学校组织学生来勐捧镇开展研学的热潮。为此,勐腊县还结合当地各村镇特色制定了勐仑、勐腊、易武、关累、磨憨等一条初步的研学、观光路线,串联起勐腊县各乡镇各村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带来旅游人气的同时,也带动了乡村发展。(勐腊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冯宏伟)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已整治完成高风险路段、驾驶人、车辆、企业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6.5万个,全省交通安全形势整体平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2023年06月14日 11:49

6月10日,西山区教体局、昆一中西山学校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泸水市,正式签订对口帮扶泸水市第一中学协议。

2023年06月14日 11:36

6月13日,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上宣布本届马拉松将于6月24日上午8:00在安宁市人民广场鸣枪起跑。

2023年06月14日 11:14

截至6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两个月,磨憨边检站已验放超39个国家和地区,2.5万人次出入境旅客。

2023年06月14日 10:55

近日,在昆明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由昆明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承建单位国科智融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建信云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基

2023年06月13日 18:20

6月9日,香格里拉检察院联合香格里拉市公安局、香格里拉市法院、香格里拉市司法局,邀请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部分学生参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堂,开展以“

2023年06月13日 17:46

6月13日,“红色文化体验馆媒体行”活动在昆明举行,云南各大主流媒体走进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136号的红色文化体验馆,在体验科技与红色文化创新碰撞的同时,

2023年06月13日 16:20

6月12日,盘龙区第二届“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的决赛在红星美凯龙昆明沣源路商场成功举办。

2023年06月13日 15:35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1日落下帷幕。伊朗的地毯、印尼的咖啡、巴基斯坦的玉器……走进展馆,观众既可以观赏精彩表演,还可以现场购买特色

2023年06月13日 15:14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以下简称“贵南高铁”)6月12日开始全线拉通试验,对全线各系统进行综合检测。

2023年06月13日 14:24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